洛南县聚焦群众实际需求,通过开展“到群众中去”实践活动,激活社会治理效能,提升民生温度。一件件民生微实事,如一股股暖流温暖着万千百姓。
“多亏了街道办工作人员来我们腰庄村开展宅基地集中联审,让我们少跑很多路。”4月14日,在洛南县城关街道腰庄村便民服务大厅内,准备今年建房的村民唐福粮对街道办的这一便民利民做法大加赞赏。
开春后,辖区动工建房的群众较往年有所增加,城关街道结合“到群众中去”实践活动的开展,组建了由住建、自然资源、农业农村、水务、林业等办属业务干部组成的宅基地集中联审工作组,定期到各村(社区)开展集中联审,先后为137户群众办理了宅基地业务,让群众在家门口享受到“一站式”便捷服务。
今年以来,洛南县不断聚焦群众实际需求,通过激活社会治理效能提升民生温度,一件件民生微实事,如一股股暖流温暖着万千百姓。
“到群众中去”促基层善治

4月10日,在灵口镇程湾村,一场义诊活动正在举行。“叔,您要及时测量血压,一定按时吃降压药!”“姨,你最近睡眠情况还好吗?”灵口镇卫生院院长张宇穿梭在人群中,热心地询问大家近期的生活状况。老年人体检、签约服务、健康教育知识讲座、慢性病随访……每天在灵口镇的村(社区)都能看到张宇和医院医护人员忙碌的身影。“我们按照地理位置相近的原则将全镇18个村(社区)划分为4个片区,每个片区有4至5个村(社区),配备4至5名医护人员,在随访时最大限度地摸排、问需、服务。”张宇说,“我们还长期与西安仲德骨科医院、商洛市中心医院等省市县医疗单位合作,定期开展义诊活动,切实将‘到群众中去’实践活动与业务工作相融合,汇聚各方资源和力量,让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优质的医疗服务。”
作为洛南县新建的最大的居民社区,四皓街道阳光庭院社区针对留守老人和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及时成立“店小二心理咨询工作室”,由专业人士担任辅导老师,创新开展陪伴式心理辅导。2024年至今,共开展个体心理辅导20多人,为周边的洛南二中、洛南三中开展团体辅导6次,受众学生400多人。老年人的就医养老、孩子的抚养教育,是家事也是国事。4月7日18时30分,20多名不同年级的孩子聚集在一间教室,正在跟随陕西金翼服装有限公司洛南分公司负责人董学民练习书法。透过窗子,职工刁艳朝里张望,欣慰地点了点头。2023年9月,为解决职工子女放学后无人看管这一问题,陕西金翼服装有限公司洛南分公司积极响应职工诉求,成立“四点半”课堂,孩子放学后,就可以来到厂区由专人看管,除了辅导孩子们的作业,还教孩子们练习书法、学习舞蹈等,刁艳的女儿王可林就是受益的众多孩子之一。“孩子每天放学后来这里完成作业,拓展课外兴趣,老师都是由公司有特长的职工轮流担任,完全免费,我们也能够安心上班。”刁艳说道。如今,这里每天都充满了孩子和职工们的欢笑声。据董学民介绍,学校开展延时服务后,他们厂依然坚持“四点半”课堂,目前已累计服务厂区青少年儿童500多人次,直接受益家庭200多户,还开展了20多场次的儿童主题活动,在解决孩子们课后管理问题的同时,也消除了职工的后顾之忧,真正实现职工挣钱顾家“两不误”。
“院落会”唠出真民意

一张小板凳,几杯热茶,村民或者社区居民围坐一圈,你一言我一语,从家长里短聊到村和社区建设,氛围其乐融融。这样的场景已成为洛南县基层社会治理的新常态。
4月9日,三要镇永坪村党支部书记韩军凯在回访时看到埝后组群众何俊武的变化,很为他高兴。
平日里,54岁的何俊武以种田为生,两个儿子尚未成家,且还要照看两个五保户哥哥,家庭负担很重。可屋漏偏逢连阴雨,去年,何俊武突然得了心肌梗死,家里瞬间失去了主心骨,一时间,这个家庭风雨飘摇。
了解情况后,永坪村立即召开“院落会”,积极为何俊武申请了大病救助,村“两委”成员定期上门为何俊武的两个哥哥打扫卫生、收拾庭院,还通过各种途径为何俊武的两个儿子提供就业信息。
“我的病情在逐步好转,生活也慢慢有了希望,感谢你们对我家的关心和帮助!”何俊武紧紧握着韩军凯的手说。
“我年纪大了,不会在手机上缴纳医保,多亏网格员上门帮忙!”永坪村67岁的姜先锋感慨道。针对老年人“数字鸿沟”难题,洛南县推行“网格+代办”服务,网格员化身“跑腿小哥”,代办社保缴费、合疗代缴等事项。2024年,累计代办帮办超1.4万件,服务群众2.1万多人次。
“现在我们村每周在公告栏‘晒’出问题解决进度,并邀请村民代表进行评议,让群众看见变化,形成‘群众监督+动态整改’的闭环机制,确保事事有着落、件件有回音。”韩军凯说。村民调侃说:“现在提建议就像点外卖,可以实时查看‘配送进度’!”
“从前开会总在办公室,如今村干部直接将会场搬到群众院内,大伙儿敞开了聊,就像邻居串门!”永坪村村民董根寿对“院落会”连连称赞。洛南县通过“院落会”“有事你找我”联系群众直通车制度等形式,不断深化“到群众中去”实践活动的内涵,组织村“两委”成员、党员代表、驻村工作队队员与群众围坐一起,围绕低保评定、环境卫生整治、居民医保收缴等民生热点,面对面唠需求、想点子,让解决方案“沾泥土、带露珠”。截至目前,三要镇召开大小“院落会”290场,收集意见建议64条,帮助群众解决问题183个,排查化解矛盾纠纷36起。
垃圾分类“享”美好生活

4月7日,洛南县首个标准化生活垃圾分类暂存点在惠民广场建成并投用。
笔者在现场看到,这种标准化生活垃圾分类暂存点,设置有可回收物、厨余垃圾、有害垃圾和其他垃圾4类投放口,增设防雨顶棚,投放口为推入式,密闭性强,能有效抑制垃圾异味外溢。
“来到广场,远远望去,垃圾房干净漂亮,很显眼,老远就能看见,城市的‘颜值’得到了进一步提升。”这是大家对新投用的垃圾分类亭的认可。
走进惠民广场西侧的华阳新城小区,一场生活垃圾分类体验日活动正在进行。
“能卖拿去卖,有害单独放,干湿要分开……”垃圾分类志愿者零距离给居民讲解生活垃圾如何分、怎么投、去哪里,提高垃圾分类投放准确率。志愿者边说边进行投放演示:“大家在家里可以备好两桶一袋,就是厨余垃圾桶、其他垃圾桶以及可回收物收集袋,有害垃圾单独投放,这样一来,我们就能更清晰地分辨和投放各类垃圾,如食品残渣、果皮、菜叶是厨余垃圾,饮料瓶是可回收物,要分门别类投放……”社区居民张俊荣说:“这次活动搞得特别好,我们不仅了解了垃圾分类知识,还领到了小礼品。垃圾分类是对社会有利的事,希望通过我们自己的努力,让洛南的环境卫生越来越好。”
“今天我学到了垃圾分类正确的投放方法,有害垃圾需要经过特殊处理才能减少污染,可回收垃圾可以变废为宝重复利用,爷爷奶奶可能不太懂垃圾分类,我们回家后一定向长辈宣传。”柳林小学学生李泽轩开心地说。
要持续开展垃圾分类活动,设施投入必不可少。截至目前,洛南县城区投放4分类果皮箱300多个,小区、社区安装4分类垃圾亭60多个,同时,对柳林社区垃圾中转站进行改造升级,新建东风路等不断提升垃圾压缩站的自动化程度,进一步提高全县的垃圾转运效率和垃圾收运处理能力。
“我们将引导居民积极践行绿色生活和绿色消费理念,建立健全垃圾分类长效工作机制,以示范小区、示范片区为引领,联合社区工作人员、志愿者以及小区物业等部门,从保洁管养、宣传督导等纵深推广普及垃圾分类知识,提升居民对垃圾分类的知晓率、参与率和投放准确率,营造‘垃圾分类人人参与’的良好氛围,助力‘干净洛南’建设。”洛南县环卫队副队长范洛灵说。
(毕波波)
责任编辑:安心 审核:杨勇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欢迎向我们报料。报料关注西北信息报微信公众号(xbxxbwx)留言或加编辑微信号:y609235490 投稿邮箱:xbxxbxmt@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