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在宁德工作期间,把闽东的锦绣河山、灿烂文化传统和闽东人民自强不息、艰苦奋斗、善良质朴的精神形象概括为“闽东之光”,并嘱托我们要“把闽东之光传播开去”。
在“闽东之光”提出35周年之际,闽东日报社全新打造“闽东之光”全媒体栏目,以多元且丰富的内容,创新的传播形式,全方位、深层次地展现闽东的独特魅力,更好地传承和弘扬“闽东之光”。
“闽东之光”全媒体栏目
涵盖多个精彩纷呈的板块——

01
“锦绣河山”版块
设有山海风光、文旅宁德、味道宁德、名镇名村四个子栏目。“山海风光”聚焦宁德的自然景观与特色物产,用细腻笔触描绘青山碧海的壮美、物产丰饶的灵秀,尽显自然之美;“文旅宁德”捕捉文旅活动的精彩瞬间,追踪产业发展动态,彰显文旅领域的蓬勃活力;“味道宁德”深入街头巷尾,以生动文字介绍独具特色的美食佳肴,解锁宁德饮食文化的独特密码;“名镇名村”则深挖特色村镇的历史底蕴与发展现状,呈现村镇的独特魅力和建设成果。每个子栏目都搭配精美的画面,让受众仿若身临其境,沉浸式领略大自然赋予闽东的独特馈赠,感受闽东大地的秀丽与神奇。

02
“灿烂文化”版块
以宁德多元文化为脉络,设有非遗文化、畲族文化、红色文化、海洋文化、闽东文物等子栏目,全面呈现宁德深厚的文化底蕴与多彩的文化风貌。“非遗文化”子栏目生动展现宁德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让古老技艺焕发新的生机;“畲族文化”通过特色民俗、传统活动,呈现畲族独特风情;“红色文化”深挖宁德的红色历史、革命遗迹与英烈事迹,传承先辈精神;“海洋文化”从海洋文学创作、地域特色出发,展现宁德靠海而生的文化基因;“闽东文物”聚焦古廊桥、文物保护单位等珍贵遗存,记录传承保护的点滴。这些内容不仅是对宁德文化的生动记录,更以详实的呈现、鲜活的表达,有力推动着闽东文化的传承与发展,让文化根脉在新时代绵延赓续。

03
“文艺闽东”版块
作为展示宁德文艺风采的窗口,下设散文、诗歌、评论、艺术四个子栏目,全景式呈现闽东地区的文艺魅力。“散文”与“诗歌”栏目中,作家们以敏锐视角和细腻情感为笔,将闽东的山海胜景、街巷烟火、风土人情凝练成篇,字里行间既流淌着地域特有的自然风貌与人文风情,也映射出闽东的人文情怀与时代精神;“评论”栏目以专业的视角,对文艺作品及现象展开深度赏析与探讨,挖掘作品背后的内涵与价值;“艺术”栏目聚焦宁德音乐、书法、书画等领域的精彩活动与成果,展现浓厚的艺术氛围与深厚的文化底蕴。这些子栏目相辅相成,让闽东的文艺之光在新时代更加熠熠生辉。该栏目面向社会各界广泛征稿,投稿邮箱为mdrbtmsx@163.com。期待通过您的文字,为闽东文艺画卷添上浓墨重彩的一笔!

04
“闽东精神”版块
设有“面孔”和“历史名人”两个子栏目,通过古今结合的视角,立体呈现闽东地区的人文精神特质与文化传承。“面孔”栏目聚焦当下闽东大地,讲述不同职业、身份个体的鲜活故事,全方位展现新时代闽东人的奋斗精神与高尚品质;“历史名人”栏目则回溯过往,梳理闽东历史上杰出人物的生平事迹,深挖其品德风范与历史贡献。这些人物故事不仅是闽东精神的生动注脚,更激励着新一代传承者接续奋斗,为闽东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精神动力。

05
“听见闽东”版块
是展现闽东地区特色文化的有声平台,依托朗读者、原创歌曲、有声副刊三个子栏目,为受众带来沉浸式听觉盛宴,传递闽东的温暖与情感。“朗读者”栏目以声传情,通过朗读的形式呈现各类文学作品,传递文字背后的情感与韵味;“原创歌曲”栏目展示具有闽东风格的原创音乐作品,以闽东风土人情为灵感源泉,通过旋律和歌声抒发对这片土地的情感;“有声副刊”栏目则将散文、诗歌等文学作品以有声形式呈现,让读者通过听觉感受闽东的文学魅力与文化内涵。这些特色栏目以声音为媒介,让受众跨越文字界限,在动人的朗读、悠扬的旋律中,更直观地触摸到闽东文化的温度与深度。


无论是“锦绣河山”里的壮美风光,“文艺闽东”中的人文雅韵,“灿烂文化”蕴含的深厚底蕴,“闽东精神”彰显的时代风采,还是“听见闽东”传递的温暖声音,都在以独特的方式诉说着宁德的故事。焕新出发的“闽东之光”全媒体栏目,将以多元的内容、融合的传播、创新的形式,吸引着更多人关注闽东、了解闽东、爱上闽东,让“闽东之光”照亮更多人的心灵,传播得更远、更广。(闽东日报·新宁德客户端记者 吴宁宁)
来源:新宁德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