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17 19:26:00    

3月中旬,我和母校浙江大学的校友们去金华市磐安县东川野樱谷爬山。那天天气很好,我们在山中步行,耳边响着小溪的潺潺水声,路过一棵棵野樱花。磐安山中的野樱,花期已过半,地上落英缤纷。我默念着金子美玲的诗:“樱花,樱花,山樱花/头顶的樱花飘飘落下/在跑回家的山路上……”“卖鱼的阿姨/你把头转过去吧/我正在给你头上插一朵樱花……”金子美玲歌咏樱花的诗,就像我们眼前看到的野樱花,美丽、隽永。

而在我的朋友、诗人许志华的笔下,春天好像一盘色、香、味俱全的佳肴。“……天下着细雨,阴冷中透着萌动的江南早春气息。这股气息,在早晨的渡口早市,显化为一尾尾肉嘟嘟的小鱼。这时候的春,是步鱼,她是贴着水底,慢悠悠散步而来……土步从海江湖浦里来、春笋从杭州西部的山里来,性急的荠菜,还有马兰头、水芹菜,只等着春风的旗帜一挥,老饕们的春天就要来了。”

他写春天的芥腌菜,“春江之所以是春江,除了春水绿,春鱼肥,还有洗春芥。这芥菜绿如翡翠黄如金,洗菜的波纹是力气最小的潮,却一直扩散到天涯海角。要问那人洗的是什么?答:采采流水,蓬蓬远春。”

他写钱塘江边的一碗春鲜,“青菜白菜起薹,河蚌在河底伸出斧足迈步,他们以各自的方式抵达春天,而我在思念一碗河蚌菜薹汤,这是我抵达春天的方式。”

他写一碗菜籽油蒸螺蛳,“将剪去屁股的青壳螺蛳攒成一碗,在螺蛳顶上放上几只小河虾和切细的火腿末,接着撒盐,再浇上少许浓香四溢的农家菜籽油,上火,等螺蛳蒸熟就可以吃了。香气馥郁的菜籽油仿佛给肥美的螺蛳做了SPA,等你一唆,眼前会浮现满岛金黄的油菜花,耳边会响起蜜蜂的嗡嗡声,从螺壳中唆出的香鲜的螺肉,简直就是一部壮丽的长安沙春天交响曲上的一个鲜活的音符。”

看到这里,我的眼睛、鼻子、耳朵好像都向着春天打开了。刚好几天前在东河边散步时,一个用网兜捞起一大盆螺蛳的“老杭州”送了我两大碗螺蛳。于是喊了许老师和另一个朋友,在春天的夜晚中,一起吃了个晚饭,主菜就是一碗螺蛳。

3月底,我和校友们去富阳桐洲岛边爬山,赏油菜花。我们从富春江边的大片油菜花田走过,爬到桐洲岛北的直头坞顶。山里野杜鹃已盛开,粉色的、红色的、青色的、紫色的。还有野樱花、野桃花、野梨花。正在爬山赏花,突然雨雪交加,气温下降,鞋袜湿透,又冷又饿,我们紧急提前下撤。没想到冬天虽然走了,还要杀个厉害的回马枪。

就像我读过的一句宋词,“雨横风狂三月暮”,就像活着的滋味。昨天还春阳高照,今天就风凄雨冷。但一年一度的春天毕竟来了,宜爬春山,赏春花,听春雨,宜读关于春天的诗歌和文章,做想做的事,见想见的人。莫负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