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班后,基本上都是陆母准备的饭菜,家里家外也是她在管着,两小只也有任务,每天李静苏都教他们认认字,两口子上班,孩子就在家练字,做完功课才能玩,然后晚上回来要检查成果。
不忙的时候,两人就带他们出去四处逛逛,熟悉环境,还带他们到供销社转了下,好让柜员们多帮忙照顾,另外也带他们去派出所,好知道陆怀民上班的地方在哪。
与李静苏不同,陆母倒是乐意与邻居打好关系的。所以虽然才搬过来没多久,但也知道了旁边住的是什么人。左边一家住的只有母女两人,母亲体弱多病,女儿在纺织厂食堂工作,但是23岁了也没嫁人,因为她嫁人的条件是带上母亲。右边住着一家,婆婆姓李,为人也直爽,儿子在电影院上班,媳妇是农村的,有一对孙子孙女,孙女10岁,孙子8岁,性子都不错,就是她媳妇有点唯唯诺诺的,估计是自卑。
清清和浩宇平时就跟那家的孩子玩,知道清清他们在认字而且马上要去学校了,李小月很是羡慕。他们家只有爸爸一个人挣钱,平时生活也不宽裕,所以女孩子的李小月没有上学,弟弟李小明在上小学一年级。
“娘,你真厉害,这才多久啊,就了解得这么清楚了。”李静苏是真佩服。
在现代,家家户户离得很近,但都是各扫门前雪,各过各的生活,一般都是住很久了,见多了,才慢慢从眼熟到说上两句话的程度,要说有多好那肯定是不可能的。但这个时代的人们不一样,大部分的人都是纯朴而热情的,人情味很重,他们乐于社交,互帮互助,拥有更强的集体主义精神。
“你工作忙不一样。”陆母笑道,“再说了,哪有年轻人没事跑去找人聊天的,都是我们上了年纪的人才喜欢唠嗑。”
“嗯嗯,对了娘,娟娟,就是上次结婚过来的那个朋友,她约我傍晚去看电影,我看八成是上次相亲有了后续,想跟我说说心里话,所以我答应了,晚上就不用做我的饭了,我们在外面吃,你到时候跟怀民哥说一声。”估计陆怀民下午回家见不到她又要生闷气了。
“好,我知道了。两个小姐妹是要好好处处,我看她人不错。怀民那边更不用担心,他啊就是离不得你。”陆母想到儿子黏媳妇的样子就好笑,李静苏也幸福地笑了笑,就是心里不由想到,今晚估计得要肉偿才能哄好了。
下班后,李静苏就直接跟刘娟娟去了一间私人的菜馆吃饭了,菜馆在一个比较偏的小巷子里,开门进去,里面人却不少。这样的菜馆一般都是熟人介绍过去的。
“这里我之前跟人吃过一次,味道不错,尤其是牛肉炒得特别好,就是市面上牛肉少,不一定每次都有。”刘娟娟向她介绍着。
现在也有吃牛肉,但相对来说可能不像后世普遍。一般是一些老弱病残不能劳作的牛,经过相关部门批准后进行宰杀再市场流通,人们能够在县城的一些餐馆或肉铺买到牛肉食用。李静苏空间里有牛肉,就是市场量少,不好经常拿出来,所以家里吃的少。
找了一个角落位置,“我先过去看看今天还有没有牛肉,你有没有特别想吃的?”刘娟娟问道。
“你点就行了。”李静苏笑笑。
“行,我过去找老板点菜,你先坐着。”过了一会,她回来说,“真幸运,最后一份被我点到了,还点了一个小炒肉一盆青菜。”
“嗯嗯,看你这么推崇,我还挺期待的。不过话说回来,你不是只找我吃饭这么简单吧,嗯?”李静苏直接发问,脸上是满满的对八卦的期待。
刘娟娟一开始有点不好意思,后面还是低声跟她说了,想听听她的意见。
原来,最近她相看了几个人,都是家里介绍的,其中两个她觉得比较喜欢,外型都挺好,一个是机械厂主任的儿子,叫吴江涛,20岁,自己也在机械厂工作,现在是正式的一级技术工,每月28块钱,家里有三个姐姐,他是唯一的儿子,嫁过去应该也不错,毕竟他在家里很受宠。另一个叫张建,是粮站的粮库管理员,年龄稍微大点,22岁,每月工资30块,就是家里只有他一个人,他爸他妈在他10多岁时都相继走了,现在只有一个叔叔,他叔是粮站采购员。还有就是他说话有点不利索,因为家里只有一个被人说克父母,又因为有点结巴,所以一直没相成功。
“叔叔阿姨是什么意见,有没有问过?”
“他们说两人人品都不错,找人打听过的,不过好像更偏向吴江涛,技术工随着技术工龄增长,还有很大的上升空间,至于张建,毕竟有点结巴,而且比我大4岁,还说他家没人,怕以后有什么事没人帮衬。”
“那你自己怎么想的?”李静苏想多听听当事人的意见,毕竟往后的路是她自己要走的。
“我觉得他们外型都挺好,吴江涛178斯斯文文的,说话也温柔。张建更高点,有180,比较结实,偏向你家那位那种感觉。反正从外型上看,我两种类型都喜欢,他那个结巴也不是很严重,就是要慢点说。所以想听听你的看法。”刘娟娟坦诚说道。
李静苏听完,也说了下自己的想法,“我是这样想的,首先吴家那位,是家里唯一的儿子,上面还有几个姐姐,从小肯定是如珠如宝的宠着的。我想,在那样的环境下成长,极有可能多少有些自我为中心,平时顺着的时候可能不觉得,万一两人有些什么不统一的意见和想法时,估计他是听不太进去的,再加上他还有那么多家庭后援,你有可能会吃亏。至于另外一个,虽然表面上看缺点多些,但是吧,一个人的话,嫁过去就是自己当家做主了,没有婆媳关系要处理挺好的。当然,他结巴你要是介意,或者怕别人说,那就不用考虑了。”
刘娟娟说,他那个也不算很严重,而且自己倒没有很反感。
接着李静苏以自己为例说婆媳关系,“你看,虽然我跟婆婆关系很好,但那是需要我们一起去维护的,毕竟我们之间的思想及生活的态度等等都是不一样的。经历不同,有些事就难以共情。而我们大家都知道其中的关键,所以两人都为着一致的目标努力着,这才有了现在的结果。但是,你要清楚一点,明事理的婆婆可不是那么容易有的啊。你能保证吴家那位也一样好相处?他那些姐姐又是怎么样的你清楚不?”
李静苏继续分析:“当然,说这个还得有一个前提,就是这个男人值得。什么叫值得呢?我认为就是能在你受委屈时无条件支持你,维护你的,甚至是主动为你扫清阻碍,避免你受到不公平对待,让你能像现在一样无忧无虑的生活着。如果这个男人值得,那有些家庭矛盾还是可以有解决办法的。”
李静苏说完,这边菜也上来了,刘娟娟说听明白了,自己要多观察观察再决定。李静苏很支持,婚姻是大事,多慎重都是应该的。
“这些先不说了,等我考察考察再跟你说。现在我们开吃吧。”刘娟娟从来就活得自在,父母亲的爱护让她一直都是这样无忧无虑的。
“嗯嗯……确实不错哦,这道牛肉,滑嫩不失嚼劲,入口鲜香,咸淡恰到好处,肉香和香料的香气完美融合,不错不错。”李静苏吃了一口,赞叹不已。“可惜没有了,我真想打包回去给他们吃。”
“是吧,下回我们早点过来。”
两人美美的吃着炒菜,转而说起服饰美容等等,爱美之心,人皆有之,什么时候都一样。吃过饭,两人又到电影院看了电影《海霞》,讲述的是女民兵海霞的成长历程。
另一边,陆怀民中午没在家吃,傍晚想接媳妇一起回家,供销社的人说已经走了,于是他又马上回去,哪知得到的消息是:媳妇儿丢下他,跟人吃饭看电影去了。一时脸上表情全无,嗯了一声,闷声吃饭,吃过饭后就又开始在家里检查,修修补补。估算着时间差不多,人又出门去了。
于是,李静苏两人从电影院出来,就看到了这样一个高大的身影,推着自行车,站在电影院门口张望着,生怕错过了什么。
李静苏觉得心很热,一脸欣喜地跑过去,“怎么过来了?”
“你没在家。”男人专注地看着眼前的可人儿,声音里有说不出的委屈。
这时刘娟娟也过来了,男人淡淡地点了点头,对着媳妇儿说:“走吧,先送你朋友回去。”
刘娟娟不想做电灯泡,忙说不用。李静苏没让,两人步行送她到家,才骑车回去。
夜晚人少,李静苏直接抱住了男人的腰,脸贴在他后背,满满的依恋,陆怀民觉得很幸福,脸上也扬起了笑容。
当晚,李静苏无可避免地又被陆怀民好好地疼爱了一番。
不忙的时候,两人就带他们出去四处逛逛,熟悉环境,还带他们到供销社转了下,好让柜员们多帮忙照顾,另外也带他们去派出所,好知道陆怀民上班的地方在哪。
与李静苏不同,陆母倒是乐意与邻居打好关系的。所以虽然才搬过来没多久,但也知道了旁边住的是什么人。左边一家住的只有母女两人,母亲体弱多病,女儿在纺织厂食堂工作,但是23岁了也没嫁人,因为她嫁人的条件是带上母亲。右边住着一家,婆婆姓李,为人也直爽,儿子在电影院上班,媳妇是农村的,有一对孙子孙女,孙女10岁,孙子8岁,性子都不错,就是她媳妇有点唯唯诺诺的,估计是自卑。
清清和浩宇平时就跟那家的孩子玩,知道清清他们在认字而且马上要去学校了,李小月很是羡慕。他们家只有爸爸一个人挣钱,平时生活也不宽裕,所以女孩子的李小月没有上学,弟弟李小明在上小学一年级。
“娘,你真厉害,这才多久啊,就了解得这么清楚了。”李静苏是真佩服。
在现代,家家户户离得很近,但都是各扫门前雪,各过各的生活,一般都是住很久了,见多了,才慢慢从眼熟到说上两句话的程度,要说有多好那肯定是不可能的。但这个时代的人们不一样,大部分的人都是纯朴而热情的,人情味很重,他们乐于社交,互帮互助,拥有更强的集体主义精神。
“你工作忙不一样。”陆母笑道,“再说了,哪有年轻人没事跑去找人聊天的,都是我们上了年纪的人才喜欢唠嗑。”
“嗯嗯,对了娘,娟娟,就是上次结婚过来的那个朋友,她约我傍晚去看电影,我看八成是上次相亲有了后续,想跟我说说心里话,所以我答应了,晚上就不用做我的饭了,我们在外面吃,你到时候跟怀民哥说一声。”估计陆怀民下午回家见不到她又要生闷气了。
“好,我知道了。两个小姐妹是要好好处处,我看她人不错。怀民那边更不用担心,他啊就是离不得你。”陆母想到儿子黏媳妇的样子就好笑,李静苏也幸福地笑了笑,就是心里不由想到,今晚估计得要肉偿才能哄好了。
下班后,李静苏就直接跟刘娟娟去了一间私人的菜馆吃饭了,菜馆在一个比较偏的小巷子里,开门进去,里面人却不少。这样的菜馆一般都是熟人介绍过去的。
“这里我之前跟人吃过一次,味道不错,尤其是牛肉炒得特别好,就是市面上牛肉少,不一定每次都有。”刘娟娟向她介绍着。
现在也有吃牛肉,但相对来说可能不像后世普遍。一般是一些老弱病残不能劳作的牛,经过相关部门批准后进行宰杀再市场流通,人们能够在县城的一些餐馆或肉铺买到牛肉食用。李静苏空间里有牛肉,就是市场量少,不好经常拿出来,所以家里吃的少。
找了一个角落位置,“我先过去看看今天还有没有牛肉,你有没有特别想吃的?”刘娟娟问道。
“你点就行了。”李静苏笑笑。
“行,我过去找老板点菜,你先坐着。”过了一会,她回来说,“真幸运,最后一份被我点到了,还点了一个小炒肉一盆青菜。”
“嗯嗯,看你这么推崇,我还挺期待的。不过话说回来,你不是只找我吃饭这么简单吧,嗯?”李静苏直接发问,脸上是满满的对八卦的期待。
刘娟娟一开始有点不好意思,后面还是低声跟她说了,想听听她的意见。
原来,最近她相看了几个人,都是家里介绍的,其中两个她觉得比较喜欢,外型都挺好,一个是机械厂主任的儿子,叫吴江涛,20岁,自己也在机械厂工作,现在是正式的一级技术工,每月28块钱,家里有三个姐姐,他是唯一的儿子,嫁过去应该也不错,毕竟他在家里很受宠。另一个叫张建,是粮站的粮库管理员,年龄稍微大点,22岁,每月工资30块,就是家里只有他一个人,他爸他妈在他10多岁时都相继走了,现在只有一个叔叔,他叔是粮站采购员。还有就是他说话有点不利索,因为家里只有一个被人说克父母,又因为有点结巴,所以一直没相成功。
“叔叔阿姨是什么意见,有没有问过?”
“他们说两人人品都不错,找人打听过的,不过好像更偏向吴江涛,技术工随着技术工龄增长,还有很大的上升空间,至于张建,毕竟有点结巴,而且比我大4岁,还说他家没人,怕以后有什么事没人帮衬。”
“那你自己怎么想的?”李静苏想多听听当事人的意见,毕竟往后的路是她自己要走的。
“我觉得他们外型都挺好,吴江涛178斯斯文文的,说话也温柔。张建更高点,有180,比较结实,偏向你家那位那种感觉。反正从外型上看,我两种类型都喜欢,他那个结巴也不是很严重,就是要慢点说。所以想听听你的看法。”刘娟娟坦诚说道。
李静苏听完,也说了下自己的想法,“我是这样想的,首先吴家那位,是家里唯一的儿子,上面还有几个姐姐,从小肯定是如珠如宝的宠着的。我想,在那样的环境下成长,极有可能多少有些自我为中心,平时顺着的时候可能不觉得,万一两人有些什么不统一的意见和想法时,估计他是听不太进去的,再加上他还有那么多家庭后援,你有可能会吃亏。至于另外一个,虽然表面上看缺点多些,但是吧,一个人的话,嫁过去就是自己当家做主了,没有婆媳关系要处理挺好的。当然,他结巴你要是介意,或者怕别人说,那就不用考虑了。”
刘娟娟说,他那个也不算很严重,而且自己倒没有很反感。
接着李静苏以自己为例说婆媳关系,“你看,虽然我跟婆婆关系很好,但那是需要我们一起去维护的,毕竟我们之间的思想及生活的态度等等都是不一样的。经历不同,有些事就难以共情。而我们大家都知道其中的关键,所以两人都为着一致的目标努力着,这才有了现在的结果。但是,你要清楚一点,明事理的婆婆可不是那么容易有的啊。你能保证吴家那位也一样好相处?他那些姐姐又是怎么样的你清楚不?”
李静苏继续分析:“当然,说这个还得有一个前提,就是这个男人值得。什么叫值得呢?我认为就是能在你受委屈时无条件支持你,维护你的,甚至是主动为你扫清阻碍,避免你受到不公平对待,让你能像现在一样无忧无虑的生活着。如果这个男人值得,那有些家庭矛盾还是可以有解决办法的。”
李静苏说完,这边菜也上来了,刘娟娟说听明白了,自己要多观察观察再决定。李静苏很支持,婚姻是大事,多慎重都是应该的。
“这些先不说了,等我考察考察再跟你说。现在我们开吃吧。”刘娟娟从来就活得自在,父母亲的爱护让她一直都是这样无忧无虑的。
“嗯嗯……确实不错哦,这道牛肉,滑嫩不失嚼劲,入口鲜香,咸淡恰到好处,肉香和香料的香气完美融合,不错不错。”李静苏吃了一口,赞叹不已。“可惜没有了,我真想打包回去给他们吃。”
“是吧,下回我们早点过来。”
两人美美的吃着炒菜,转而说起服饰美容等等,爱美之心,人皆有之,什么时候都一样。吃过饭,两人又到电影院看了电影《海霞》,讲述的是女民兵海霞的成长历程。
另一边,陆怀民中午没在家吃,傍晚想接媳妇一起回家,供销社的人说已经走了,于是他又马上回去,哪知得到的消息是:媳妇儿丢下他,跟人吃饭看电影去了。一时脸上表情全无,嗯了一声,闷声吃饭,吃过饭后就又开始在家里检查,修修补补。估算着时间差不多,人又出门去了。
于是,李静苏两人从电影院出来,就看到了这样一个高大的身影,推着自行车,站在电影院门口张望着,生怕错过了什么。
李静苏觉得心很热,一脸欣喜地跑过去,“怎么过来了?”
“你没在家。”男人专注地看着眼前的可人儿,声音里有说不出的委屈。
这时刘娟娟也过来了,男人淡淡地点了点头,对着媳妇儿说:“走吧,先送你朋友回去。”
刘娟娟不想做电灯泡,忙说不用。李静苏没让,两人步行送她到家,才骑车回去。
夜晚人少,李静苏直接抱住了男人的腰,脸贴在他后背,满满的依恋,陆怀民觉得很幸福,脸上也扬起了笑容。
当晚,李静苏无可避免地又被陆怀民好好地疼爱了一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