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2日是“世界地球日”
守护我们的共同家园——地球
是每个人的责任
这其中体育人能做的事有很多
比如大型体育场馆
以往是能耗和碳排放大户
但通过科学的建设、改造和运营
也能变得越来越节能环保

我国早在北京奥运会申办时
就提出“绿色奥运”理念
并在历届大赛中践行
即将迎来倒计时200天的十五运会
办赛理念是
绿色、共享、开放、廉洁
绿色也被放在首位

承办赛事数量最多的广州
正进行国内首批零碳体育场馆改造
专家介绍
大型场馆的能耗设备
包括空调、照明、电梯等
改造需要在
满足相应要求和技术标准的前提下
通过优化设计降低建筑用能
提高能源设备与系统效率
利用可再生能源和建筑蓄能
从而降低碳排放

地处广州新中轴线的天河体育中心
于1987年投入使用
其中的天河体育中心体育场
将被改造成近零碳体育场
引入了高于国标一级能效标准的
超高效空调系统
对于夜间照明这个传统耗能大户
则把金卤灯改成了LED节能灯
并实现智能节能控制
此地的多处停车棚顶部
还铺上了光伏发电板
总面积约3500平方米
年发电量超过50万度

广东奥林匹克体育中心主体育场
是建成于2001年的老场馆
在改造中根据岭南地区气候
和体育场馆功能特点
从隔热、通风、遮阳三大要点入手

隔热方面
新改建的外立面采用浅色外饰
外走道采用遮阳设计
大幅减少了进入室内的热量
通风方面
改造顺应主导风向增加通风开口
引入自然风改善室内热环境
遮阳改造则同时兼顾了太阳能发电
利用各层飘檐等设置光伏发电板
面积约2300平方米

广州大学城体育中心攀岩场馆
改造中也充分利用自然通风、采光
减少传热损失
将所有单面玻璃窗改为中空玻璃窗
同时结合建筑立面设计
屋面和外墙立面采用浅色涂料
降低夏季辐射热负荷
通过安装光伏等可再生能源发电装置
该场馆年发电量超过20万度
而年耗电量仅为3万多度
多余的电量还可以供给自行车馆

除了场馆改造
广州还统筹推进场馆周边街区提升改造
打造绿色低碳街区
改善生态环境
让办赛的成果惠及社区
节能低碳场馆的改造
不仅践行了绿色办赛理念
其运用的前沿技术和积累的经验
也将广泛应用在各行各业
记者:王浩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