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08 14:56:00    

近年来,中国人民银行漯河市分行始终坚持“支付为民”理念,进一步加强和优化农村支付服务点日常管理,增强农村支付的科技支撑作用,做实金融“五篇大文章”,有力支持乡村振兴。

制度建设为基,筑牢农村支付规范发展“稳定器”。该分行建立“先纵后横”业务管理模式,畅通沟通渠道,建立农村支付服务点市县两级联络员清单,确保责任到人。制定农村支付服务点常态化管理实施细则,加强对农村支付服务点的日常管理,督导主办行落实好农村支付服务点维护、巡检、培训、监测等工作要求,按时高质量报送农村支付服务环境建设数据和服务点台账,并持续完善农村支付服务点考核机制,将农村支付服务点的服务水平和风险防控作为工作重心。2024年下半年以来,该分行针对辖区存在低效、无效等问题的农村支付服务点持续开展优化提升行动。截至目前,辖内农村支付服务点总数424个,全市服务点数量更加合理、布局更加科学,2024年以来提供各类农村支付服务121.32万笔、金额8.3亿元,整体呈规范、稳健发展态势,为农村支付服务的长远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科技赋能为翼,开启农村支付高效发展“强引擎”。该分行坚持“支付为民”理念,聚焦养老金融,根据农村地区老年人口多的特点,引导辖内银行机构改造手机银行App,增加大字版等功能,并拓展新型支付方式在农村地区的应用,提升农村地区支付效率,目前辖内农村地区支付服务覆盖率达100%。同时,探索运用科技手段,采用线上小程序对农村支付服务站点开展巡检,通过软件能够实现银行巡检信息实时上传,能够清晰显示巡检人、巡检时间、定位信息等关键内容,如同拥有“千里眼”,可通过小程序实时查看农村支付服务点巡检情况,及时发现问题并督促整改,极大提高了巡检效率和准确性。2024年至今,累计通过该方式巡检服务点580家次,线上接受咨询20人次。

服务拓展为笔,描绘农村支付多元服务“新画卷”。农村支付服务点不仅是支付交易的场所,更是金融服务向农村延伸的重要桥梁。该分行一方面鼓励各银行机构推动“支付+”发展模式,将农村支付服务点与党群服务中心等深度融合,打造服务点特色品牌,目前辖内15个服务点根据当地特点打造出“支付+党建”特色服务点。同时,各银行机构将金融知识普及与支付服务相结合,依托农村支付服务点在农村地区开展反诈等形式多样的宣传培训活动。2024年以来,该分行向农户开展金融知识宣传、培训16次,发放宣传资料2.2万份,提升了农村居民的金融素养,增强了其风险防范意识。另一方面,该分行组织各银行机构积极对接支农惠农政策,通过农村支付服务点为财政涉农补贴发放提供便利。2024年,辖内农村地区共发放财政涉农补贴103.02万笔、金额8.03亿元,为当地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发展注入“源头活水”,让金融服务更好地惠及广大农户。(马辉 赵艺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