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5日,贵州省文化和旅游厅“人才日”系列活动在贵阳举行。本次活动以“才聚多彩贵州·智汇文旅新程”为主题,旨在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实施人才强省战略,推动贵州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助力打造世界级旅游目的地。

人才是文旅产业发展的核心动力。过去一年,贵州通过实施“四大文化工程”、推动特色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发布10条“长征文物主题游径”旅游精品路线,阳明研学游热度持续提升;《非遗里的中国》贵州篇在CCTV播出,全网曝光量达5.69亿次;桐梓“春晚”被评为中国西部“最具影响力文旅节会”;贵阳市入选“绿色旅游实践优选目的地”,梵净山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绿色名录和首批全球“世界旅游名山”。这些文旅成果离不开人才的智慧和努力。

在文旅人才成果交流环节,贵阳市和黔东南州分别分享了各自在文旅人才队伍建设方面的经验与成果。贵阳市通过实施文旅人才“引育用留”四大工程,深化“政产学研用”联动机制,搭建多元培养平台,培养文旅复合型人才,实施“黔旅工匠”工程,培训从业人员1.2万人次。黔东南州则通过“非遗工匠振兴计划”“本土文旅人才孵化器”等措施,挖掘和培养了一批本土文旅人才,推动“村BA”“村超”等“村”字号品牌的发展。

文化旅游人才项目发布环节备受关注。省教育厅与省文化和旅游厅联合发布了2025年“才聚文旅 职引未来”人才招聘专项行动,旨在吸引更多优秀人才投身贵州文旅产业。省文化和旅游厅还发布了贵州省高层次人才培养支持工程文化艺术领域人才项目,贵州省旅游产业发展集团有限公司发布了“文旅主理人”“小车小团司兼导”“康养旅游管家”“户外酷玩领队”人才项目,贵州省导游协会发布了首批外语人才库名单、黔滇桂川渝外语人才合作互助机制。

“黔旅工匠”人才培养成果展示环节通过影像展示、数据可视化呈现等方式,生动呈现了贵州文旅人才培养的丰硕成果。

主题演讲环节,南开大学现代旅游业发展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主任石培华教授分享道,贵州应通过系统化人才战略,将“人”作为文旅发展的核心要素,以创意、跨界、生态为突破口,构建国际化文旅人才生态,推动贵州从“风景输出”向“生活方式输出”升级。

此次活动吸引了来自省内外的众多文旅行业资深从业人员、专家学者、资深企业代表以及媒体记者等参加。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文/黄若佩

编辑/陈江南

二审/姚曼

三审/黄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