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28 08:10:00    

3月29日,在保定西大街翡冷翠咖啡馆里,来自北京的游客正在为摆放着迷你驴肉火烧的“驴火拿铁”拍照。河北日报记者 赵晓昕摄

“来个驴肉火烧还是全家福火烧?”“全家福吧。”这不是发生在餐饮店的对话,而是文创店内一段“沉浸式打包”互动。3月29日,保定西大街瞻岳文创店内,工作人员把毛绒版“板肠”和“焖子”夹进造型可爱的“火烧”,一份毛绒版全家福火烧新鲜出炉。

“这一套流程把游客的情绪价值‘拉满’,受到不少好评。”中建文旅西大街运营负责人符思琪介绍,顺应消费升级趋势,他们把情绪价值嵌入消费体验中,无论是外形可爱的毛绒文创,咖啡与驴肉火烧跨界搭配的饮品,还是沉浸式非遗手工体验课程,都能让游客在消费过程中不断获得新奇的情绪体验。街区好看、好吃又好玩,吸引游客一来再来。

近些年,人们对于文旅消费需求不断升级,不仅追求性价比,更加注重“心价比”,情绪价值不断解锁新场景,激活文旅消费新潜能。从正定“一梦入红楼”沉浸式夜游吸引游客慕名而来,到游戏《黑神话·悟空》带动张家口等取景地的打卡热潮,再到唐山宴以地道“老唐山”情怀引发情感共鸣……情绪价值已经是一种新的消费力,“为情绪买单”成为文旅消费新的增长点。

情绪消费的兴起拓宽文旅行业发展思路,丰富了消费市场业态。应把握这一趋势,深入挖掘当地人文历史、自然环境等资源禀赋,将特色文化与现代业态有机融合,创造出更多富有文化内涵和社交互动属性的新产品、新场景,在游客体验过程中建立情感纽带。以西大街为例,在古色古香的沿街建筑里,传统制瓷、制香以及草木染等非遗文化体验丰富多彩,游客从单纯的游览变为深度文化体验,重复消费的意愿显著提升。

情绪价值必须建立在好品质、好服务的基础上。交通不便、景区公共设施不足、服务质量参差不齐,都会极大影响游客的旅游体验。有关部门和景区应优化旅游交通服务,完善旅游公共服务设施,充分利用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推动旅游公共服务智能化转型。小到一块指示牌的位置,大到便民服务角、母婴休息室在景区的安排,在每一处细节都用心“宠客”,就可以让游客从一时的心动变为对一地长久的好感,将短时流量转化为长期“留量”。(河北日报记者 赵晓昕)

关注河北新闻网,了解河北最新新闻。